現在提到台東,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會是什麼?「熱氣球」,儼然已成為台東的新代名詞!
今夏,共有19顆來自國內外,色彩繽紛、造型多變的熱氣球,在一連44天的活動中,將台東鹿野高台點綴的青春盎然。「今年有更多創新突破的作為,希望把台東熱氣球經營到世界級的休閒運動!」縣長黃健庭弟兄在開幕當天,在媒體前這麼宣告。
如此大有信心喊話的背後,其實源自「禱告」的力量。台東縣政府已連續5年,邀請當地眾教會在每日清晨熱氣球升空時,輪流到現場唱詩、晨禱,讓參與的上萬民眾乘著祝福的熱氣球翱翔天際。
一名牧師這麼形容,「台東的熱氣球,是唯一從禱告中升空的!」
禱告,把台東熱氣球推向國際,更接近上帝的天空
2009年當選縣長的黃健庭,為了讓人潮走進貧窮大縣的台東,望著位於台東縱谷鹿野高台的他,發覺這裡是全台罕見適合發展空域活動的地區;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寬闊之地,是上帝賜給台東的優渥條件。
因此,他決定嘗試從未做過的「第一次」:開全台風氣之先,舉辦第一屆「熱氣球嘉年華」,46天的活動劃下句點時,竟吸引35萬人次湧入,更締造台幣5億元的收入。「我知道台東的機會來了!」於是進而下定決心將「活動」轉化為「產業」。
為催生長遠發展的產業,同時滿足飛行器和飛行員考照等法規,黃健庭尋求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及其相關部會的協助,縣府也展開招募飛行員的培訓計畫,更到發展熱氣球產業30年的日本佐賀考察。
「佐賀100多顆熱氣球飛行的畫面令我震撼。」日本佐賀可以,擁有獨特魅力的台東縱谷一定也行!-黃健庭
過程中,提出該計畫的縣府建設處高宇徵弟兄,也時常將此事帶到縣府晨禱小組中,眾人把台東即將形成的新產業交託給上帝。
就在此計畫發展不到3年,來自台灣的熱氣球跨越國界,「台東1號球」在國際領空首航!2013年3月,團隊受邀至澳洲參加「坎培拉建城百年熱氣球節」;緊接著同年6月,台東舉辦嘉年華時,原本只能綁在地上的熱氣球,「終於擺脫繩索,完成第一次飛行,實現載客自由飛的美夢!」
最初籌畫熱氣球產業時,縣府還得預借1千萬,現今卻為台東帶來近60億的產值;甚至促使台灣熱氣球合法發展、催生「熱氣球飛行學校」,以及成立國內第一間熱氣球航空公司,足以當作公部門推動觀光產業,成功移交民間經營的最佳範例!此外,更帶動其他縣市仿效,使得「台灣這2年,瞬間成為全世界玩熱氣球密度最高的地方」。
如果說,是熱氣球,帶給台東各樣突破。那麼禱告,就是將熱氣球推向國際,更接近上帝天空的籌碼。
從政,挑戰舒適圈邊際 催生縣府禱告祭壇
其實,這位敢於「不一樣」的縣長,身旁伴隨著常把「神」掛在嘴邊的妻子。「最堅定支持我的,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半:小燕(陳怜燕),她總是說:『做討神喜悅的事。』」
當時還不滿35歲的黃健庭,曾任美國BBK資深副總,回到台灣擔任華信投顧總經理,擁有高薪、穩定的生活,卻認為「我還年輕,不該過得如此安逸」。希望改變、挑戰自我的他,幾經思考,毅然決然投入1996年第3屆國大代表選舉。
但黃健庭這回的人生彎道,轉得太大,引起妻子的強烈反彈。當時他以「兼職修憲」、「會期時上陽明山開會」等說詞,向「政治絕緣體」的太太解釋未來可能的工作內容。
不過,「成為政治人物的太太,從來不是她的人生選項。」原本陳怜燕就不情願從美國搬回台灣,丈夫從政後更認為自己「被騙」,且一騙就是近20年。她得辭掉工作,從事完全不懂的「拜票」;先生當選後打給她的電話,也不再是噓寒問暖,而是「可不可以幫我去參加活動」。
對陳怜燕來說,不只工作沒了,得獨力照顧孩子,連自由也慢慢消失,因為意識到自己多了一個新身分-「夫人」。
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,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-《聖經》哥林多前書2章9節
「什麼是夫人?課本沒教,主日學、青年團契都沒教。」過程中,陳怜燕不斷跟上帝爭論,「為什麼妻子要幫助丈夫?」也求問:「祢最愛我了,祢知道我不要當夫人,請祢帶我離開這裡。」但是,父神並未給予任何回應。走過多回選舉的她甚至逐漸不解,自己被造的意義與人生目的?
直到每回不順服先生時,總感受到聖靈的責備,她才明白,「我的工作就是:幫助黃健庭。」神賜給她幫助丈夫的能力,並為關乎他的每件事禱告。而八八風災,就是她順服這份呼召的起點。
「他的聲音在顫抖,他哽咽到說不出話來…」時任第7屆立委的黃健庭,在太麻里等災區奔走,陳怜燕接到先生的哽咽來電。於是,她每日清晨5時開始禱告,在先生搭機送物資時,還特別禁食禱告。經歷這段期間的尋求,她的生命被提升,屬靈眼界也被打開。
就在黃健庭2009年當選縣長那日,她求問神:「祢要孩子做什麼?」神賜下「禱告祭壇」的感動,於是她召聚縣府內的基督徒公務員,成立「縣政晨禱小組」,定時在縣長公館內晨禱,天天為丈夫和縣政一一交託,多年來從不曾間斷。
「以前我的禱告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,現在都是攸關全台東的大事。」只要一有颱風、狂犬病、提案熱氣球等大事,先生都會請她禱告。據了解,直到擔任過2屆台東縣長的父親,2012病逝那年,黃健庭信主,維持穩定聚會生活,並時常在公眾場合高舉基督信仰。
翻轉,從最不快樂的縣市,到因台東倍感驕傲!
不僅如此,夫婦倆也在「協同會台東教會」羅海鵬傳道帶領下,讀經禱告逾4年。有次讀到《列王紀上》,示巴女王羨慕以色列擁有智慧的所羅門王,認為上帝偏愛以色列;羅海鵬這時說道:「就像上帝把縣長擺在這裡,是因為神很愛台東。」
當下陳怜燕明白,台東就如同加利利,是一處世人看為貧窮,而神卻看為寶貴的地方。
近10年,台東轉化合一,成為「屬靈首都」,誕生全台第一位基督徒縣長,當地眾教會牧長為他守望、也為縣政代禱。黃健庭的施政滿意度,從上任時吊車尾的17名,逐年上升,甚至這2年在雜誌調查中,連續獲「5星級」縣長的美譽,其中除了義人祈禱的功效外,還有黃健庭善於解決問題的恩賜。
「我在98年(2009年)底上任時,台東各種指標該高的很低,該低的都很高。」當時台東還面臨莫拉克重建,百廢待舉;甚至在低收、身障、肺結核發生率、中輟生、國中小隔代教養等人口比例,竟都位居全國最高;而居民平均壽命73.73歲、大專學歷比例17.94%,卻是全國最低。
「我攤開台東資產負債表,發現台東原來是最窮(台幣69.5億元債務),卻要照顧最大弱勢族群比例的縣市。」
2005年,一份調查曾指出「台東人最不快樂」,坐擁好山好水的台東居民,竟有高達12%的人曾有過輕生念頭。也意即,該縣約22萬人口中,就有超過2.6萬人曾不想活。台東缺乏就業機會,每年出走2千人,40年來流失超過1/4人口,導致全縣擁有超過13.6%的老人,少子化現象更造成人口數下降。而酗酒問題頻傳,家暴、受虐兒和意外事故也層出不窮。
經過黃健庭5年的治理,除解決民生問題、做好基礎建設,也盼打造台東成為具國際水準的休閒運動度假聖地。至今,觀光人數和商家營業額攀升近50%幅度,2014年有超過620萬人造訪台東,去年商家營業額也逼近800億元台幣;而就業職缺,5年裡也增加近3千。
「正數民眾的回鄉選擇,代表台東走出谷底的『黃金交叉』已經出現了。」感恩的是,去年台東總人口數終於呈現正成長。「以前台東人都擔心找不到工作,經過縣府的招商投資,現在卻是企業找不到員工。」
「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」、也是黃健庭夫婦的屬靈牧長-張茂松,10年前對台東的印象是:樸實,又沒有希望,「每個人都是那樣憨厚、無助與認命」。
以前到外地,總相形自卑的縣府官員,如今向他透露:「我很驕傲告訴別人,我來自台東!」
不再是好山、好水、好無聊,憨厚樸實的台東人笑了,還帶有一份喜樂。
一位行公義、好憐憫,與神同行的父母官,短短5年內將希望渺茫的偏鄉,寫下「變水為酒,翻轉成幸福宜居城市」的故事。
本文源自:今日基督教報